裴德云:学生的良师益友
裴德云:湖南幼专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学副教授,汉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,1997年毕业于湖南师大中文系,一个骨子里带有一种文学情节的老师。曾多次被评为“优秀班主任”。曾执教小学语文课《圆明园的毁灭》,评为优秀教研课,并在师生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。
裴老师这样的“油菜花”(有才华),你知道吗?
作为一个有文艺范的老师,被许多老师和同学称之为“裴多星”、“大才子”,经常参与撰写学校、系部重大节目的解说词,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。裴老师一直坚持阅读语文教育的文章,关注语文教育教学前沿,同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。在他的“德云课堂”微信公众号上经常能读到他对于文学、影视作品的评价分析。
为君持酒劝斜阳,且向花间留晚照。如果你细心浏览裴老师的qq空间,你就会发现,从2008年的那个三月开始,9年的时间里,他的原创诗歌和散文,有将近30万字。他用心耕耘,我手写我心。他喜欢记录生活,喜欢写课堂感受,喜欢写学生的活动,即使是毕业很久的学生,都喜欢和裴老师聊天,喜欢聆听他对生活的感悟。在裴老师文字里,我们不仅能学到知识,更能体会到生活的深沉和美好。
除了文采好,咱们德云哥的围棋、篮球和书法也都小有成就哦,不同的字体,时而苍劲有力,时而清新飘逸,纤纤乎月出天涯,落落乎众星列汉,总之,看着裴老师在讲课时的板书就感觉是一种享受。每一个热爱运动、喜欢篮球的男生都是女生们心中的男神。虽然裴老师工作繁忙,不经常打球,但对篮球的热爱丝毫不减,在语言文学系的师生篮球赛上,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上场打了两节,帅气的身影使得学生们惊喜连连,尖叫不断。
课堂内,他是侃侃而谈、博闻强记的裴老师
裴老师教我们《中国现代文学史》和《影视鉴赏》两门课。他对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分析,总能使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收获其他知识。裴老师在课堂上,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法,不搞一言堂,开展讨论合作教学,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。他的课堂,大开大合,张弛有度。时而如长江黄河,汩汩滔滔;时而如涓涓细流,淙淙有声。裴老师在文学课堂这片花海里徐徐穿行,徜徉沉醉,轻舞飞扬,他说:“一堂好课离不开脚踏实地智慧地预设,更在于自然而然灵动地生成,作为一个语文老师,你怎么样,你的课堂怎么样。你是挺拔的,你的课堂就是正直的;你是端庄的,你的课堂就是高雅的;你深刻而有涵养,你的课堂就隽永悠远;你朴素又不失文艺,你的课堂就芬芳却不妖娆。”
教学一旦有了自己的理念,形成了自己的风格,也就有了教育的使命,课堂教学不知不觉就有了一种智慧,就有了一种昂然的生气,也就有了传统课堂所没有的大气。在裴老师的课堂里,一切的技巧都是多余,具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质朴和真实,这样的真实让许多精巧和华丽都低到尘埃里去了。
课堂外,他是关心学生、幽默风趣的德云哥
孟子说人生有三乐——其一就是父母健在,兄弟平安;其二就是仰不愧于天,俯不愧于地;其三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。对于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比赛,裴老师也十分尽职尽责,经常义务指导学生写作,做学生的伯乐。
有许多学生的作品经常发表在《常德师范报》上;他曾带领学生参加常德市首届“朗诵与写作”大赛获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;曾指导初教0605班陈玉竹同学参加第二届“动感地带杯”常德市大中专学生社团艺术节“畅想青春,呵护心灵”校园征文大赛获得一等奖第一名;2011年,辅导学生陈玉竹参加首届全国高师、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(说课)竞赛获得特等奖;
2013年,指导黄锐芳老师和学生的“师生同台朗诵”大赛获得一等奖;
2014年,指导初等教育1001班学生王晨、符咏获得叶圣陶杯作文大赛二等奖;
2016年在湖南省大学生写作比赛中,他和林云老师对五名学生细心指导,经过长达四个多月的训练,其中有成乐源、刘耀丽两名学生在与来自中南大学、湘潭大学等24所本科院校的才子才女们同台pk,双双荣获二等奖,尤其是刘耀丽同学,笔试获得第7名的好成绩,名师出高徒,古人诚不余欺也!
不是铁器的敲打,而是水的载歌载舞,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,一味的批评不一定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,深切的关怀和爱护,使教育成为载歌载舞的水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裴老师特别关心学生,课间,幽默风趣的裴老师总能和学生打成一片,无话不说。虽然只是科任老师,每个班一周只有两节课,但他却用心地记住了语言文学系很多同学的名字。
时光荏苒,从教20年的裴老师桃李满天下。在深圳华为工作的初教295班学生胡立平说:“裴老师对待学生无微不至,尤其关心寒门学子。”在湖南广电工作的初教02级学生颜丽说:“裴老师是一个和蔼可亲、学识渊博的老师”。人们常说,闭眼投胎,睁眼拜师,今年三月,初等教育1002班的梅坪坪,毕业两年后,考上了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研究生。她说,正是在裴老师的影响和长期指导下,她才这么热爱文学,坚信自己能够考上,裴老师是她的良师益友,是她特别要感恩的人。
裴老师曾这样感慨过:当学生和你无话不谈时,就意味着你是一个成功的老师!而作为学生,我们不仅仅折服于老师的满腹诗书,也珍惜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。
- 上一篇:强技能、展风采、促发...
- 下一篇:【常德晚报】任海燕:...